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孩子在内地读国际学校会学习中文课吗?

在国际学校中的孩子,因为授课是全英文的,学习的内容也都是国外课程体系,因此中文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锻炼思维的。和英文阅读习惯不同,中文博大精深,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近现代文学,都强调语言的研究性、逻辑性,比如批判性思维、推理预测、辩证思维、因果关系

香港优才移民计划将迎来“黄金时代”!哪些行业吃香?

近年香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65岁或以上的人口在去年已经占整体人口的18%。统计处指出,香港人口在未来还将持续老龄化,预计50年后将有258万名长者,占全港人口的38.4%。这也意味着香港急需引进人才来支持经济的发展,为此,林郑在施政报告中提到未来将会扩大香港的人才

香港回深圳/珠海最新通关流程整理,回内地过年最迟何时出发?

就在昨天,港府又双叒一次延长了通关条例-《若干到港人士强制检疫规例》有效期延长至3月31日。所以,之前广大人群关心的香港过年前能不能双向通关,以目前的状态是没戏了。有网友也表示等香港双向通关跟通天一样难

深圳计划2025年新增教育学位近百万个,如何规划国际教育?

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个,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个,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个,到2025年,深圳共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个。其中宝安区到2025年要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0.75万。

香港中一自行分配学位英中13:1竞争激烈,面试如何一次成功?

亿米君掐指一算,如何部署升中策略应该是应届小六港宝家长最近最关心的事情。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接受申请的日子(2021.1.4~1.18),很多小六家长已经在开始思考报策略,想孩子能够“一击即中”,尤以英中为首选。

港澳上市新药可在大湾区内地9市购买,福利政策人人有份!

今年《施政报告》特别提及政府投放在医疗的经常开支由2017至18年度的626亿元,上升至2020至21年度的871亿元,年均增幅为11.6%。显而易见,香港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资源投放是绝不手软的!而报告当中也点出以下多项提升医疗服务的范畴。

【校长专栏】博爱幼稚园校长:拔苗助长有时害了小朋友

幼儿教育是什么?呢间博爱医院陈潘佩清纪念幼稚园,校长刘诗敏就话,四个字「按部就班」,小朋友年龄应该做番那年龄的发展需要,不能为讨好家长而不顾学生进度。若果心急就是拔苗助长,有时害了小朋友一生也不知。

圣保罗女子公学成都及深圳分校将于2021年正式开学

圣保罗女子公学建立于1904年,100多年来一直引领女子教育。在英国女性仅能接受有限教育的年代,圣保罗首任校长为女孩们提供了广泛且具有想象力的课程,包括数学和科学,开启了英国女性全人教育的先河。圣保罗的科学楼是世界上第一座专为教授女生科学课程的教学楼。

英国九大公学之一的查特豪斯公学确定落地中国大湾区

近日,英国九大公学之一的查特豪斯公学确定落地中国,布局大湾区!马来西亚也将同步开设分校。这对意向英式国际学校的家长来说是一件非常利好的消息,意味着家长们的选择更加多元。

香港疫情再告急,港生回内地通关情况如何?课业如何学习?

据大公网消息,香港疫情再次告急,深圳湾口岸再掀回内地潮,口岸和深圳各区酒店隔离人数爆满。因为返回人数太多,目前福田区健康驿站发布入境旅客的告知书称:在福田区健康驿站隔离期间,食宿费用均自理。如果目的地是广东省外和广州、珠海、东莞、中山、佛山和清远,需要在福田隔离

2021年香港中学文凭试报名条件有哪些?报考流程几步?

今年香港高中生申请赴内地升学的比例创下9年新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建设,港人更加关注北上升学及就业的机遇。内地高校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7月,共有1.62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高校就读。其中广东地区共有52所本专科院校就读港生近8000人!

平均13人争1位!竞争激烈的香港资助英中学位如何成功申请?

据教育局数据12岁学龄人口推算,2021/22学年约64,300人。而按最新公布的《申请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手册》统率,全港的资助英中学额只有约5,204个,比较去年少约75个,令竞争比去年更激烈,平均约每13人争一位!

香港优才最新甄选结果公布,获批人数创新高!

11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2020年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从2020年9月起,每年的配额从原来的1000名增至2000名。且不仅今年,以后配额也将是2000个!

在内地读书的港籍学生该考DSE还是港澳台联考?

受疫情和香港政治局面的双重影响,部分“双非”家庭和香港原住民开始考虑孩子回内地读书。但在众多家长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的家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原来对香港教育的追捧,突然发展成视香港教育为“洪水猛兽”,家长纷纷咨询「港澳台联考」

朱昌幼稚园校长林翠玲:让老师深入了解内地文化

教育局现正积极探索粤港澳幼儿园缔结“姊妹园”的可行性,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加强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荃湾商会朱昌幼稚园校长林翠玲表示

万钧伯裘书院校长黄颕东:STEM夏令营疫下网上见

姊妹学校政策推出已十多年,万钧伯裘书院校长黄颕东表示,校方十分支持此政策,认为计劃对学生交流与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帮助。该校现在约有20间姊妹学校,近的有大湾区内的深圳及广东一带,远的有北京、杭州、四川等。

凤溪第一小学校长朱伟林:住宿舍体验内地学生生活

凤溪第一小学朱伟林校长表示,现在正式签署的姊妹学校有三间。2015年签了第一间,就是佛山三水实验小学。2017年签了第二间,就是桂林广西师範大学附属小学七星区卓然小学,而第三间就是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现在正与大湾区的小学寻找缔结机会。

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助学生建立湾区人际网络

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表示,他们现在有24间姊妹学校,主要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与大湾区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关係的原因,理念在於想让学生走出去,让他们认识大湾区,而且是有更深入的了解。

给孩子申请幼稚园选择公办的还是国际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的要求更严格,对孩子教育的支出增加也越来越多,亿米君接待过不少刚怀上宝宝就来咨询学校学位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第一次踏入校园应该可以从幼稚园算起,那么相对于幼稚园来说,家长在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选择时,是选择公立的还是国际幼稚园呢?

港籍孩子回流内地读书不同阶段如何择校?DSE升学率好吗?

由于近期香港疫情等各种原因,很多原来在香港就读中、小学的港宝家长都有意向送孩子回到内地上学,深圳更是其中首选目的地。但是,如果真的要把学生从香港转到内地去,特别是中小学,那要考虑的因素还真不少,下面一起随着亿米君看看,在不同阶段孩子回来读书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索取资料,预约看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