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1年新开始,打工人又到了审视自己的工资薪酬的时候了。虽然香港去年经济受疫情冲击,但调查发现,2021年打工人预计薪酬平均会加0.8%!
前天,香港政府入境处官方公布第57期优才计划原则性批准名单,达到历史新高460名。至此,2020年共1709人通过优才来港,相比2019年的874人激增96%,也是推出14年来的新高。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透露,预计可以在二月开始为市民接种疫苗,到时会有五类地点可以接种疫苗,包括: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公营医院、安老院舍、私家医院和诊所;并重申市民可以在知情下选择接种自己所选择的疫苗。
内地高考竞争激烈,想要入读顶尖名校,并不仅仅是寒窗苦读就能换来金榜题名的。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和家长了解到,香港DSE考试是一条极适合内地学生通往世界名校的捷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近年来,考研的人数也是有逐年攀升的趋势,由于疫情的影响,也越来越多人士选择到香港读研升学。教育部于近日部署了2021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5日。
升中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对后续的面试表现尤为看重,但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中学面试安排仍不明朗。香港很多中学没有表示是要现场面试还是网上面试。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4日宣布,将继续暂停所有幼稚园及中小学面授课堂及校内活动至农历新年假期。小六学生可回校考试,中六学生可回校上课,本月10日后有关措施可延伸至其他班别
通常来说,香港院校的商科专业是每年的大热门,基本上都是最早一批开放。受疫情的影响,有一部分20fall会选择今年再次申请,也就是竞争更加激烈了!很多人都开始写文书,然而你还在犹豫、不着急...这样下去你就慢人N步啦!
近年来,香港大力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所以有很多内地精英人士通过优才、专才、工作签和进修等方式移居香港。那么,移居香港之后,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需求,这些孩子大多处于小学或者中学阶段,因此需要准备插班。
继昨天报道《突发!深圳收紧过关政策!香港入境要提前预约!》后,深圳又收紧了隔离政策,将严格执行“14+7”的21天健康管理措施!!
不过明星们纷纷选择定居上海,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上海的教育好啊,在国际学校的行列里,上海的国际学校数量是北上广深中最多的,有130多所(北京120多所,深圳和广州都是60多所)。
自2021年1月5日上午10时起,从香港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时,必须持有粤港两地政府认可的检测机构所发出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以及入境深圳后接受14天集中隔离期间将入住的酒店预约确认单。
曾经,一座座的钟楼站立在中环毕打街的心脏地带、与家乡遥望的红磡车站铁轨上、驻守在皇后码头的海岸边缘……都是香港的地标。「噹!噹!噹……」沈稳的钟声,是城市的忠僕。钟的脉搏,毕生为市民精准地报时;钟的指针,直笔书写城市的是非。
香港高校2021年的研究生申请专业已基本开放,最近,香港大学“最后一波”常申专业也终于开放!下面,来和亿米君一起看看香港大学有哪些常申专业?学费又是多少?
香港关爱基金(基金)9月21日宣布,香港于9月27日推出「低收入家庭的新来港定居成员一次过津贴」计划(计划),为合资格的新来港人士提供津贴,以助他们尽快适应香港的生活,作好准备长期在港居留,以及纾缓他们的经济压力。每名合资格人士可获港币10,000元津贴。
上次讲到,好多国际学校嘅面试,并非流水作业嘅你问我答,而系用「play visit」取代「interview」。将几个细路,带到有好多玩具同图书嘅环境,等佢哋自由发挥。今日想同大家分享一个面试嘅故事。
孩子兴致勃勃地拿着一幅作品与父母分享时,你可有听过这样的回应:「哗!煳里煳涂的;为什么会歪歪斜斜的?」孩子的作品造型或比例或许看似不合逻辑,他们又喜欢将线条和几何图形随意拼合,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会否令你猜不透呢?
近年愈来愈多港生选择到内地升学。根据国家教育部资料,截至今年七月,共有约16200名港生在内地高等院校就读,其中近8000人身处广东地区,2020年香港整体内地升学报名人数高达10778人,创近年新高!
深圳四大以“高进高出”为名,深圳四大代指“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实验学校”,那么今年的海外升学率如何呢?下面一起随着亿米君来看看吧~
最近一年多以来,频频听到不少双非港宝或跨境生家长都有相似的疑问:如果决定回深圳读书,将来该怎样考大学?升学途径为何?香港疫情目前看来不会马上完结,预料未来跨境生的退学潮或会持续,那港宝家长又可以怎样选择升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