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香港又或内地,越来越多家长想将自己孩子送读香港IB课程的国际学校,享受因材施教及活动学习。不过,部分提供IB课程的学校侧重英文,令孩子错过学习中文的机会。于是,在人人都追捧中英文双母语教育的今天,家长们逐渐发现,孩子怎么不爱说中文了?
国际学校英式和美式两大派系,该怎么选?目前香港国际学校中的三种主流课程:A-Level/IGCSE起源于英国、AP起源于美国、IB起源于瑞士,这些都是家长们需要了解清楚的。
猜猜香港最大型最热门的国际学校是哪家?答案不是汉基、哈罗等贵族学校,而是英基。英基是英基学校协会(English School Foundation)的简称。1967年港英政府成立英基,为当时在香港的英童提供宗主国教育,是历史最悠久的香港国际学校。
古话说的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现在你面前有一所普通的学校,但你的成绩在这可以名列前茅,而有另一所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优越,可你在那只能居于末尾,你愿意选哪个?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国际学校受本地家长热捧,教育局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提交文件,披露在国际学校就读的总学生人数中,本地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由16学年的20%,至本学年占约23%。文件披露本港国际学校的本地生、非本地生人数,最高本地生比例的是金斯敦国际学校,占74%;
其实,相比起香港的DSE,IB更讲求学生的分析解难、创意、批判性思考及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在语言、社会研究、实验科学和数学中选取5个学科。此外,还要参加义务活动、知识理论和进行一个4000字的独立研究,其深入程度可媲美大学论文。
不少在香港的外派人士都希望子女掌握中文,而内地菁英更希望孩子在接受更国际化的教育的同时,又想让子女保留用中文学习的传统。而香港的国际学校便是最佳选择!为了让孩子学好中文,香港的国际学校也是不遗余力。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在北京,它是顺义。在上海,它是浦东。那深圳和香港呢?一个有着4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一路向西”的过程,超级富豪和教育资源都在不断迁徙;一个有着百年精英教育底蕴,阶层已经固化,上升通道逐渐关闭。
说到哈罗,关注国际教育圈的没有不熟悉,作为英国历史悠久的著名的学校之一,哈罗公学拥有逾400年历史,被誉为英国「首相摇篮」的贵族学府。而除英国本校外,哈罗公学在香港开设全球第4间的分校「哈罗香港国际学校」,位于屯门扫管笏
有不少家长拿到香港的签证后,会来咨询亿米如何带上孩子一起来香港上学?常关注我们的家长,应该对“华侨生”及“华侨生联考”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三侨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鲜有耳闻。什么是“华侨生”?它与“三侨生”、“外籍生”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叩门往往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热门的学校,上百人申请,只为争抢几个学位,所以家长们需要事先思考清楚,如何放大自己的优势,在所有竞争者中突围?今天亿米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叩门信息,供各位家长参考。
香港何文田区名校林立,作风低调的旅港开平商会中学属Band 1英文中学,备受区内家长热捧,学校最近因为运动以及公开试的优良成绩,开始备受家长们的关注......作为Band 1的英中之一,近年有近八成学生招入名校,成绩可以说是十分亮丽
港籍学生回内地上大学该考DSE还是港澳台联考?香港DSE考试:因教学内容与内地不同,建议最晚在初中阶段回港,香港本地教育质量肯定比内地补习班更高。港澳台联考:考试科目与内容和内地高考相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行备考或报名专门的补习机构。
今年中一派位结果公布后,很多港宝家长在为孩子中学升学的事情感到头疼。早些年在香港出生的宝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去香港读书,一直在内地上小学。这些问题困惑着在内地上学的港宝父母,亿米就用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说说内地就学的港宝,中学该何去何从?
新界区是跨境港宝家长最关心,毕竟跨境校网也在新界区内。今天这份结合教育专家及家长的口碑意见后整理出港岛区最受家长热捧的新界区15间小学(*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可以协助各位家长,为子女挑选出最适合的学校。
油尖旺区有哪些band1学校呢?排名情况如何?升学率高不高?1A/1B/1C都是哪些学校?关于这些问题,你都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孩子是港籍,但是我想让他参加内地高考,能不能啊?在内地接受教育,怎么参加DSE考试呢?将来怎么考香港的大学呢?
家长们经常会问,都说直资学校好,但像拔萃男的学费动辄4-5万、圣士提反更是7万一年的学费,家庭负担不起,那有没有平价又质优的直资学校呢?还真有!英华书院身为九龙区传统名男校,于2008年转为直资,但校长强调,英华仍会坚守以「平民直资」定位,至今仍是不到2万港币一年。
粤语的重要性我们介绍过很多,在这里也再次提醒家长:学好粤语更有利于孩子的在港学习和生活。我们来看看,去香港读幼小中学,不会粤语,对港宝意味着什么呢?学好粤语又有哪些优势呢?
这些中学的直属小学,同样是不少家长心仪的小学,这些学校的小一学额竞争向来非常激烈。为什么这些中学的直属小学这么受欢迎呢?根据升学机制,设有直属小学的中学在扣除重读生和「自行分配」学额后,在「统一派位」阶段可保留余额85%给予小学部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