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因香港疫情及未开关原因让很多家长都深感忧虑,在这样的局势下,有一个群体的处境有点尴尬,那就是双非港宝们,该不该去香港读书,这个选择变得更加艰难。留港or回深?这个心灵拷问跨境港宝家长近期都曾有过吧?
香港有50/60所国际学校,并且数量随着需求越来越多,新的国际学校也慢慢出现,前段时间欧阳老师也为大家推荐过一所新校——英育德学校。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往期文章:又一所新加坡顶尖国际学校入驻香港!学费平、校舍大,明年还将升级为一条龙学校!
优才(杨殷有娣)书院G.T.(Ellen Yeung)College办学宗旨:学校的使命是为社会培育优秀的科技和领袖人才。学校重视培养品德、提高学养。爱心、创意、勤奋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学校位置:西贡区将军澳调景岭岭光街10号。
大家应该都听过,香港好学校都是说BAND1,于是不少家长问过亿米君“香港有哪些BAND1小学呢?”其实香港并没有BAND1小学,只有中学才会分BAND,但是进了好的小学,一定有更大几率进到BAND1中学。
疫情之下,很多内地港籍人士都面临同一个囧境:回乡证过期,没法去香港更换,怎么办?要知道,回乡证在内地可是等同于身份证的一个存在,如果回乡证过期,会造成种种生活上的困扰。之前必须回来香港办理,而现在,终于可以在内地更换正式的回乡证了!
之所以有那么多宝爸宝妈咨询新加坡的低龄留学,比“亚洲心脏”、“花园城市”这些名号更吸引他们的,必须是新加坡超友好的陪读政策——考虑到在异国他乡留学的中小学生自理能力较弱,新加坡允许母亲、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读
在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简称QS)公布的2020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和南洋理工大学(南大)共同排名全球第11位,在亚洲大学之中遥遥领先,亚洲第三是排第16位的清华大学。
近日全港的私立中学已陆续公布开放日、简介会以及21-22学年升中入学申请日子及报名详情。以下为家长整理了全港9所私立中学的简介及每年学费,详情如下:
无论是升小或是升中,除了本身硬实力学习成绩的较量,还有不可避免的就是面试!不仅是孩子面试,家长面试也是重要一环,毫不夸张的说,面试对于是否录取是非常关键!
对于不少双非港宝,在内地上了6年小学,想中学阶段转学回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校。在对香港教育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学校的排名就成了择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那么,有没有一个公信力较强的榜单,能够客观地呈现各个中学的情况呢?
前面,我们介绍了港岛区20所最优质的小学排名,只有港岛区怎么行,今天这份结合教育专家及家长的口碑意见后整理出港岛区最受家长热捧的九龙区20多间小学(*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可以协助各位家长,为子女挑选出最适合的学校。
古话说的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现在你面前有一所普通的学校,但你的成绩在这可以名列前茅,而有另一所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优越,可你在那只能居于末尾,你愿意选哪个?
位于港岛南区的圣保罗男女中学附属小学,与圣保罗男女中学为「一条龙学校」,是全港数一数二竞争最激烈的直资名牌小学。梁校长在简介会上表示,该校明年小一学额维持150个,申请不受校网限制,2020年9月14日早上9时起,至2020年9月18日下午4时接受网上申请。
很多客户通过我们申请研究生赴港,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谓平靓正样样都要:既想让孩子学习时接受最好的教育,又想让孩子升学时享受到最便利的政策!所以很多爸妈会问:我移民香港了,孩子还能参加内地高考吗?
JIS校风以前都OK,但现在越来越差,每天都有打架事情发生,听D家长讲有1次有个低年班小朋抓伤另一位小朋友块面足足有8条手板咁长嘅血引,但伤人嘅毋亲却反投诉学校话自已个仔系自卫,真系咁都得。
学校采取十对一小班教学,教导学生热爱发问、凡事心存怀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力,学习多种语言,鼓励通过多方阅读以拓展知识及追求知识的渴求,用赞美与奖励方式,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自信。犹太式教育在美国、台湾相当盛行,犹太人在全球多产天才、精通数理
位于九龙塘的香港澳洲国际学校一直广为外籍家长喜欢,随着社会大战,越来越多的精英家长们也会选择给孩子选更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学校,那么香港有哪些国际学校值得选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咱们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香港澳洲国际学校。
位于锦田的通德学校,将会在19年首度推行「森林课程」。课程内容会借镜芬兰的教学模式,并配合香港的资源、自然环境等加以改良,为本地学生制定出一套,全面切合他们学习发展的课程。
近年IB已经成为国际主流课程,在香港也仍有国际学校为了让学生衔接不同国家的大学,采用了IGCSE和IB的混合课程。现在所有七所英基中学,以及新加坡国际学校、法国国际学校、耀中国际学校,苏浙公学国际部等,一般学生在10年级和11年级考英国学制IGCSE
新界校长将会与内地的教育机构合作,在深圳为本港小学举办呈分试,校长会下周将举办「跨境学童考试授权仪式」,四所先导学校将授权校长会试行考试。副主席朱伟林指,四校分别来自北区、大埔、屯门及元朗,各校约有一百名学生参加考试,估计人均成本约数百元,全部费用由学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