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留学,与欧美国家相比,香港留学凭借费用低、离家近、含金量高的优势成为了近年来很多大陆学子的选择。部分学生希望继续深造,取得含金量高的香港硕士文凭,之后在香港工作,直到取得香港身份;部分家长希望自己内地籍的孩子去香港接受幼小中教育,没有工作签
知道了有哪些英文小学,下一步就是要考虑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读英文小学,怎样选择英文小学?因为英文学校大部分科目都是英文教学,就读的学生接触英文的机会较多,无论是写作、应用上都是更为全面的,但是,重点来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读英文小学!
其实大家想知道的无非就是“在香港读小学的港宝,真的比内地读小学的港宝,升中时更有优势入读Band 1中学吗?”今天亿米和大家聊一聊,内地读小学和赴港读小学,升中时候的优劣势对比。
据统计,在2016–2018年间,牛津国际生申请人数最多的是中国大陆地区,中国香港申请人数也不少。三年里,大陆地区的总申请人数为3,120人,获得最终录取320人;中国香港的总申请人数为1,239人,获得最终录取134人。
要知道,哈罗公学每年都有至少20%毕业生可直接升读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或者皇家学院、伦敦经济学院、诺丁汉、华威、伦敦大学学院,以及其他的英国、美国、澳洲的世界著名大学。优秀的学校总是让人心生向往,接下来为大家简要的分享一下香港哈罗的入学要求和流程。
据校长介绍,福建中学除了对香港本地的学生招生外,还会主动招考祖籍在内地各个省份的在港学生。学校开设了多个中文班,一开始采用普通话授课,给新来港的内地学生一个过渡的平台与空间,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香港社会。
又到了香港18区学校介绍,大家猜猜今天我们介绍哪个区的学校呢?没错!今天亿米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之前呼声极高的油尖旺区的学校了!油尖旺区有哪些band1学校呢?排名情况如何?升学率高不高?
如果你也认可香港身份的优势,想要享受这些福利,可以通过进修移民的方式赴港。进修移民是目前香港移民渠道中,性价比最高、门槛最低、速度最快的移民方式。只要你在45岁以下、拥有本科学历和相关英语成绩,通过修读香港硕士学位,就能获得读书签证。
我是一个从北京搬到香港的港宝妈妈。2016年,因为不堪忍受雾霾的侵扰,我们一家从北京“逃离”到香港,在这个有着独特文化的都市中定居了下来。搬到一个新城市,除了衣食住行,最让人费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的时候,因为对香港的教育现状和学校情况不了解
在香港,公立小学和住址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一个区域的小学对应整个区域的住户,家长可以为孩子填报志愿。什么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也是统一派位考虑的大事,错过第一志愿后面志愿的学校也很难申请再抽中了,填报志愿需谨慎对待!
“在内地读小学,想进这些band1中学应该怎么申请呢?”亿米建议,在小学4-5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赴港升中的事宜;充分的了解香港的升中制度,评估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针对性提高各科成绩,英语口语及听力方面要加强提高
汇丰银行曾出过一份全球教育报告,看完不由得感叹我大中华推娃果然是猛!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家庭平均教育支出高达42892美元/年,折合人民币近30万,香港家庭平均教育支出高达132161美元/年,折合人民币近92万,全球第一!
在一些普适性的公民福利上,例如医疗和教育,两者都能够获得一样的待遇;而在一些根本制度,或者说是珍稀资源上,两者还是有比较大的待遇差别,某些程度上也体现了香港永居身份的价值吧~
香港目前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中学排名,只有一些民间机构会评选出香港中学排名2020。而且香港各个区都有不少优质的学校,择校时,首先也要看住址和方便在哪个区上学。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香港沙田区的优质中学。
除了本身在香港出生的港宝可以在香港读书外,很多家长会问“内地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去香港读中学呢?”首先入读香港的中学一定要是香港区民(除非是入读国际学校),并通过"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升读香港的中学。
说到维多利亚教育机构,这间最受家长追捧的“名校摇篮”,目前在香港有共9家幼稚园及幼儿园,以及”贵族学校”沪江维多利亚学校(中小学),在国内更有9间幼稚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铜锣湾总校、沪江维多利亚学校(简称VSA)。要进VSA可不容易
近年来,深圳国际学校“大跃进”,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可供我们选择。那么深圳有哪些国际学校是开设美国课程学校(AP)的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出一份深圳开设AP课程的国际学校(附学费)的名单,对择校时的参考作用很大哦!
差不多每所学校不论任何年级,包括幼稚园,有意入读均需要接受面试及评估,面试及评估的内容和安排会根据学校及级别而有所不同。不过所有学校在面试及评估的一些主要内容还是会大同小异的。
内地的国际学校虽然数量上在迅猛发展,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少等方面的问题,内地的国际学校还相当不成熟,导致出现了很多“洋学校”。而香港因其历史特殊性,早在100多年前就诞生了国际学校。
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这所香港国际学校成立于1991年9月,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建筑在香港政府授予的土地上由新加坡教育部在香港设立的学校,教学大纲、考试要求、升学体系都与新加坡国内保持一致,在香港颇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