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曾指出,世界中文发展将以普通话为主,质疑未来应否仍以广东话学习中文,其说法再次引起社会讨论,指他「质疑」广东话学中文的成效。政府自2008年起推行普教中,2016年教育局公布由教大进行的研究发现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曾指出,世界中文发展将以普通话为主,质疑未来应否仍以广东话学习中文,其说法再次引起社会讨论,指他「质疑」广东话学中文的成效。政府自2008年起推行普教中,2016年教育局公布由教大进行的研究发现
据教育局公布统计,至今有71.7%小学及36.9%中学实施普教中,当中16.4%小学及2.5%中学全面普教中,其余则局部在部分级别或班别实施。而团体「港语学」去年曾发表调查,指在小六级全面推行普教中的小学,由2014/15学年的161间下跌至2016/17学年的148间
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昨日在京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2020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前20名的城市和地区中,粤港澳大湾区占6个,前50名占8个。多城市联手融合发展,未来潜力不容小觑。
每到双数年(例如2016,2018),当年的小六毕业生都要参加「中一入学前学科测验」。这个考试的测验成绩评核学校学生的整体质素,将会影响所属小学的排名,并影响该学生升入band1中学几率以及中学一年级被分发到什么班级。
等了将近一年,姗姗来迟总好过没到!香港居民终于可以过关返港直接回家,不用再去隔离14天啦!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日前香港各界期待催促重新通关,教育界关注跨境学童正常复课,旅游业的呼声更加明显,尽管近来本地旅游团业绩有所好转,旅游业从业者表示内地旅客恢复访港
有不少孩子还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港宝家长,对DSE也许还比较模糊。亿米君在这里再解释一下,DSE的中文全称是香港中学文凭试。它是香港主流学生在高三(中六)一年会参加的大学升学考试,可以称之为“港版高考”。
在香港要能上一所好学校,除了要点运气,还要比较强的实力。每到好学校开放入学申请,好学校排长龙,特别是香港传统名校竞争激烈得吓死人。学位有限,没点实力都很难保证能进。每年10到11月,就是学位争破头的关键时候!因为香港直资中学、传统名校迎来了招生高峰期!
前面几期文章,亿米君介绍过中国教育圈里存在一条鄙视链:北上广深>沿海城市>中部城市>偏远地区,其实研究生们也有鄙视链,据说是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香港研究生位于鄙视链底端的原因也是让人忍俊不禁,居然是因为只要上一年学?
香港通关好消息不断,无忧香港升学,亿米君来助你一臂之力,双十一香港升学狂欢节,即日开始
22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数据研究中心公布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2018年的「全球胜任力」评估研究结果,而结果显示,香港中学生在「全球胜任力」认知评估中排名第3,稍逊于新加坡和加拿大。香港中学生在全球胜任力的突出表现体现在
教育这一块儿资源,算得上雨露均沾地照顾到香港新移民。例如通过优才、专才、进修移民到香港未满7年人士的子女,几乎能享受到跟香港永居一样的教育资源。所以叶妈妈的孩子也是可以到香港读幼稚园的。寄宿问题也可以换个思路来解决。可以让亿米君判断情况给你支个招。
为孩子谋划未来,就连平常放养孩子的家长,在升学这件事情上都显得格外稳重谨慎。对港宝来说,可以参加的升学考试有点多,学校又各具特色,过往学习经历语言、体艺等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情况下升学更要想清楚了。孩子的兴趣点跟升学方向是否可以结合?
近日中央最新发布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正式公布40条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其中很多都与港澳青年密切相关,标志着粤港澳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如果在内地读高中的学生要考HKDSE则面临跟上述相反的问题,所以考虑好应试类型是很重要的,虽然「港澳台侨联招试」也是港籍学生回内地升读大学的途径,但DSE能给港籍学生的选择空间、优质程度都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很多家长都纷纷把目光放向了和深圳只有一河之隔的香港,入读香港的国际学校,意味着将与世界最先进的教育资源零接轨。别说是内地的家长了,就连许多明星、企业老总都为让孩子挤进国际学校争破了头。
开始文章之前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新闻:据英国《每日镜报》报道,多位不具名的英国保守党议员日前爆料,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计划在明年春天辞去首相职务。这些议员透露,约翰逊曾私下抱怨说,150402英镑(约合13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不足以让他维持生计。
新学期都开学一个月了,你家孩子还在上网课吗?内地孩子已然恢复正常学校上课之后,港宝家长更着急了,全港中、小学及幼儿园日前宣布全面恢复面授课堂,教育界人士提醒做好混合课程备案,稳定面授课程什么时候实现?
内地高考一锤定音,如果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只能复读再冲刺,以当次成绩作为高考择校成绩依据。DSE比较人性化的地方是,成绩可以保留1年,重读生(可以理解为复读)再报名考试,相同科目成绩可以择优覆盖,用更好的成绩来申请学校,不用浪费上一次的考得较好的科目成绩。